查看原文
其他

黄河成为山西旅游新版块,没去过这20个地方不敢说游过山西黄河!

张珉 太原道 2020-02-09

世界上还没有一条大河象黄河这样,对于一个国家和由它的哺育的民族产生如此深远而持续的影响,对于流域风貌与人文精神的塑造留下如此深刻和印迹。它是世界第五长河,中国第二长河,流经9个省、自治区,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和发源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晋陕黄河大峡谷,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峡谷之一。惠怀杰拍摄

 

山西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它躺在黄河母亲的臂弯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厚重的历史。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4市19县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接近黄河全长的近五分之一。


█ 黄河流经山西示意图

 

十多年前,我曾在任我行户外运动俱乐部说过,黄河、太行、长城是山西户外运动的三大主题。如今,山西有意重点打造以“黄河、长城、太行”为支撑的三大旅游板块,充分挖掘黄河的博大内涵,凝练黄河风情、民族精神主题,构建母亲黄河、龙腾黄河、多彩黄河、生态黄河的旅游精品线路。下面,我为大家梳理、盘点一下山西黄河沿岸的旅游名胜和著名地标,一览三晋大河气象。


1、老牛湾(忻州市偏关县)


偏关老牛湾是黄河入晋第一村,也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

滚滚黄河从西北一路奔腾而来,在晋蒙交界的黄河大峡谷宛转出几个气势磅礴的巨弯,老牛湾就是其中之一。长城从河北入晋之后,逶逦西进八百余里也来到了老牛湾,有如一条游龙,探入了黄河万家寨水库的碧波之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们就这样相遇在老牛湾,一个民族的两大图腾定格在了同一画面之中。

老牛湾的高台之上,建有老牛湾堡,守卫着长城与黄河。城堡北侧的山崖边,矗立着一座居高临下俯瞰黄河的空心砖楼,它就是老牛湾的标志望河楼。


█ 俯瞰老牛湾,此图来源于网络,作者佚名



█ 老牛湾望河楼,几百年来,目睹了老牛湾的黄河由黄变绿,从桀骜不驯到波澜不惊的沧桑巨变


█ 黄河大峡谷老牛湾段。李根万拍摄


█ 整个老牛湾由包子塔湾、老牛湾、四座塔湾组成,也许是嫌这些名字乡土气息太浓重,旅游开时取名乾坤湾。赵小黑拍摄


█ 老牛湾已连续多年举办黄河国际滑冰旅游交流赛


2、万家寨(忻州市偏关县)


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是山西省引黄入晋工程的起点,左岸为山西省偏关县,右岸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自从大坝建成,高峡出平湖,奔腾的黄河从此温婉柔顺,水平如镜。从此,万家寨已不再是“天高愁涧壑,荒边无树无鸟窝”的景象,在兼顾发电、引黄的同时也成为一处水利风景区。


█ 俯瞰万家寨水利枢纽


█ 万家寨水库大坝。wanggengxu拍摄 


█ 万家寨水库大坝


█ 万家寨,原为古兵寨名,明代名将万世德在这里据险设寨,因而得名万家寨


3、寺沟长城与护宁寺(忻州市偏关县)

为了防止蒙古骑兵在冬季踏着坚冰突破黄河,大明王朝在今偏关、河曲的黄河东岸修建了一条防线,被形象地称之为“黄河边”,黄河边长城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偏关的寺沟与护宁寺。

黄河边虽长达百余里,但保存较好的连续墙体仅剩少数几段,寺沟长城与黄河并肩而行,成为山西长城的经典画面。寺沟长城的一大特点是墩台全部为圆柱形,体量庞大,曾是明军的火器发射阵地。

为了满足边塞军民的神祇信仰和精神寄托,长城沿线普遍建有解决不同需求的各类庙宇,一座城堡出现三十余座庙宇并不少见。寺沟村的护宁寺,如今已是省级文保单位,当年它不仅抚慰着戍边将士的伤痛和乡愁,也见证了他们守护安宁的光荣与梦想。


█ 与黄河并肩同行的寺沟长城


█ 护宁寺


█ 明代军堡桦林堡,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的《啊!摇篮》曾在这里拍摄


4、石径禅院(忻州市河曲县)


石径禅院,又名弥佛洞,位于在河曲县石城村。石径禅院修建于黄河大峡谷的绝壁之上,依山傍水,过砖砌小洞、自然石阶、独木桥和“悬空界”,便是黄河悬崖绝壁上通往弥勒佛洞的悬空石径,共长百余米。两岸百丈峭壁,俯然屹立。相传峭壁上存有大禹治水的痕迹。


█ 黄河绝壁上的石径禅院


5、娘娘滩(忻州市河曲县)

 

娘娘滩位于河曲县城北的黄河河道中,面积近13公顷,是黄河中唯一一座有人居住的岛屿。传说西汉初年吕后专权,将薄姬及其子刘恒贬谪于此,故名娘娘滩,而附近的另一座小岛,则是太子滩。

娘娘滩被茂密的树木和庄稼所覆盖,几座农家小院在一片翠绿的掩映之下散落各处,不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有鸡犬之声相闻,恍如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娘娘滩过去曾有三十余户人家,岛屿高出黄河水面不过数米,但过去洪水却始终不曾上岛,因而有水涨滩高之说,但1985年除夕之夜的一场洪水最终漫过了娘娘滩,从那以后,岛上居民基本迁走,如今只留下几位老人和一些从事旅游开发的人员。



█ 河曲娘娘滩


█ 行走娘娘滩


█ 从罗圈堡俯瞰娘娘滩,新华社纪实摄影工作室摄


█ 娘娘滩上,新华社纪实摄影工作室摄


6、西口古渡(忻州市河曲县)

 

河曲西口古渡,鸡鸣三省之地。河曲在宋代被称为火山,杨家将的祖籍即在此地,杨业的父辈就长年驻屯于山西河曲和陕西麟州一带。随着清王朝的统一与民族的融合,河曲又成为汉蒙两族交往的重要口岸。“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捡苦菜”,从清代直到民国的几百年间,许许多多晋西北乃至山西其它地区的百姓,就是从这里和右玉县的杀虎口离别山西,前往口外也就是今天的内蒙一带谋生、逃荒,这就是“走西口”。


█ 西口古渡,老鄯拍摄


█ 河曲城墙


█ 河曲护城楼


河曲的西口古渡,既是走西口的哥哥踏上未卜前程的离别地,又是往来船工停靠的重要码头,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走西口的哥哥埋骨他乡、多少船工葬身河底,所以,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也就是传统的鬼节,人们在这里燃放河灯,让一盏盏的河灯顺流而下,以此来祭奠未归的亲人,超度他们的亡灵,托寄亲人的哀思。


黄河轶事:1908年美国克拉克考察队横渡黄河

 

1980年9月,美国克拉克考察队从太原出发,开始了行程3200公里的“穿越陕甘”科学考察,成为清代后期西方人对黄土高原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最为系统的一次考察。10月29日,他们从兴县牛家川渡过黄河前往陕西万镇,为山西黄河留下了一批较早的历史影像。


█ 考察队走向兴县牛家川黄河渡口


█ 百年之后,摄影家李炬在牛家川情景再现


█ 百年沧桑,岁月流逝,两个时代的影像定格在同一个画面中




█ 山河依旧,逝者如斯,百年前那个热闹的场景已被大峡谷的寂静代替


7、碛口古镇(吕梁市临县)

 

碛口位于晋西临县黄河与湫水河的交汇处,因其下游的大同碛而得名。“碛”,是指水中由沙石堆积而成的浅滩。

在过去交通落后的年代里,碛口以上的黄河水道是连结西北与华北物流的经济大动脉,碛口险滩成为黄金水运通道的终结点,货船至此不得不抛锚卸货改走旱路,由此商户云集,终使碛口成为九曲黄河第一镇。

持续数百年的繁华,为我们留下了碛口古镇以及李家山、西湾、寨子山等古村落,此外,碛口周边的景观还有黄河画廊、土林、古商道等。


█ 站在卧虎山黑龙庙后远眺大同碛险滩,远处河面最窄处即为大同碛。张珉拍摄


█ 碛口古镇


█ 碛口主街


█ 碛口小巷




█ 李家山。碛口当年的繁荣辐射到周边广大地区,带动了一大批村落的崛起,这些村落的商人依托碛口发家,致富后他们不遗余力地建设着自己的家园,为后人留下了西湾、李家山、寨子山、白家山、高家坪、垣上以及碛口一共七处保存相对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而碛口的历史价值,也只有与这几个村落形成系统时,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李家山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当做自己的三大发现之一,他说:这里从外面看像是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而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 西湾村,大治拍摄。西湾村于明末清初,随着碛口镇黄河水陆码头的兴盛而一并崛起。西湾村为我国典型的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以农为本、以商兴业的血缘聚落。西湾村依山而建,因地制宜,与山水自然要素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是人居环境的杰出典范。2003年,西湾村被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公布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黄河画廊水蚀浮雕,老黄拍摄


█ 碛口旅游地图


黄河地标:军渡(吕梁市柳林县)

 

旧称军铺渡,在山西省柳林县薛村镇军渡村,北接孟门古镇,西隔黄河与陕西吴堡相对,历来为晋中通往陕西之要津。上世纪二十年代,史迪威建设的山西第一条现代公路即是由太原通往军渡。如今,307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太中银铁路皆横穿而过,省沿黄公路也纵贯其间,使其成为山西黄河的重要地标。


█ 1909年9月2日,克拉克考察队在从甘肃返回太原途中,队员索尔比拍摄的黄河军渡段


█ 百年之后,摄影家李炬在同一地点拍摄的照片,远处为青银高速军渡黄河大桥


█ 1969年建成的307国道军渡黄河大桥,东岸即是柳林县军渡村


█ 军渡收费站


8、柳林黄河母亲景区(吕梁市柳林县)

 

柳林黄河母亲景区,又名黄河三峡母亲峰,传说大禹在三交镇附近的孟门治水时遇险,大禹妻子为救丈夫,飞身挡住落下的巨石。大禹得救,而大禹妻子却坐化成山。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把禹王娘娘坐化的这座山尊称为“黄河母亲峰”。

柳林县黄河三峡母亲峰旅游景区所在三交镇,自古就有“鼓击震两省、鸡鸣惊四县”之美誉。柳林黄河三峡由黄河大峡、龙泉石峡、屈产峡组成,涛走云飞,气势恢弘。屈产河与龙泉水分别从黄河两侧在同一地段注入,三河交汇,形成世界地理中十分罕见的水面十字路口。旁边就是天下黄河第一碛---土金碛,浊浪滔天,蔚为壮观。

景区周边还有红军东征渡口、红军东征纪念馆、周恩来旧居、毛泽民征粮处、刘志丹将军殉难纪念亭等红色遗址。


█ 柳林黄河母亲景区


9、石楼天下黄河第一湾(临汾市石楼县)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最奇最美石楼湾。

石楼湾位于石楼县辛关镇马家畔村,黄河在这里划出了一圈美丽的圆弧,被誉为“黄河第一湾”。专家们认为:一是黄河自源头“衍大流”之后所遇到的第一个河湾,这是序数意义上的“第一湾”;二是整个黄河流程中空间占位最大的河湾,这是体量意义上的“第一湾”;三是此处是特别弯曲的黄河河湾,这是弯曲度意义上的“第一湾”。考证中国万古流淌的黄河,弯曲度几乎呈“句号”且可尽收眼底的大河湾,以石楼县马家畔黄河湾为最。




10、乾坤湾(临汾市永和县)


乾坤湾位于黄河晋陕大峡谷山西永和县河会里村与陕西延川县之间,是一道地地道道的自然文化遗产景观,是华夏文明的一个缩影。黄河在这里被晋陕大峡谷的绝壁约束,不停地左突右冲,旋转出一道道巨大的“S”型大弯,描绘出一个天然太极图,造就了壮观的黄河蛇曲地质奇观。

蛇曲是被河流冲刷形成的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质地貌,乾坤湾一带的黄河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好、最密集的蛇曲群,它由北而南地延伸,依次是:清水湾、乾坤湾、伏寺湾、延水湾、漩涡湾。2005年,乾坤湾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审查,批准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



█ 黄河乾坤湾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湾,而是一组,分别是清水湾、乾坤湾、伏寺湾、延水湾、漩涡湾


█ 航拍黄河乾坤湾



█ 黄河乾坤湾


█ 漂流乾坤湾



█ 徒步乾坤湾


黄河轶事: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克难城

 

克难城,又称克难坡,位于吉县壶口瀑布西北10公里的黄河岸边。抗战时期,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与山西省政府驻扎于此,成为山西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原本只有六户人家的小村,被建设为容纳两万余人的山巅小城,人称“小太原”。克难坡原名南村,因为音近“难存”而改名克难城,阎锡山意在强调克服困难,要大家在克难中努力进步,在进步中克服困难,完成抗战复兴的革命大业。

1944年,由21人组成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前往陕西、山西参观访问,其中包括哈里森·福尔曼、爱泼斯坦等6名外国记者和9名中国记者。参观团5月26日由陕西宜川东渡黄河,来到山西吉县克难城,参观访问五天之后,于5月31日离开,前往延安继续访问,本组图片,即为哈里森·福尔曼在克难城访问期间拍摄。


█ 1944年5月26日下午,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从宜川县离开陕西前往山西,由黄河钢索桥过河。此桥位于壶口下游十里龙槽处,由蒙古太师木华黎建于元初,称为“黄河飞桥”,1939年第二战区在元代架桥旧址上重建,称“洋桥”或“兵桥”,朱德曾从此桥入晋会唔阎锡山。


█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进走克难城


█ 从克难城望河亭一侧远眺黄河


█ 黄河马粪滩渡口


11、克难城


克难城当年曾是规模庞大的山巅小城,阎锡山的工兵将窑洞建筑的建设发挥到了极致,留下了“实干堂”、“乐干堂”、“利干堂”、“合谋堂”、“克难室”、“万能洞”、“种能洞”等一大批民国时期窑洞建筑。

克难城经过修缮之后已经对外开放,由壶口瀑布经沿黄旅游公路北行10里可达。



█ 克难城入口



█ 实干堂



█ 万能洞



█ 忠烈祠,里面供奉着在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的英烈牌位



█ 阎锡山旧居



█ 望河亭




█ 窑洞内部构造


12、壶口瀑布(临汾市吉县)


粗犷、深厚、庄严、豪放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壮观无比的壶口瀑布则是黄河的代表。滔滔河水从千米河床排山倒海似地涌来,骤然归于二三十米的“龙槽”倾注如壶口,形成壮观的瀑布景观。《尚书·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壶口即因此而得名。

壶口瀑布,落差约三十米,宽度最大时可达千余米,滚滚洪流,声似雷鸣,数公里外可闻;水波急溅,激起百丈水柱,形成腾腾雾气,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烟云之势。

壶口瀑布周边的旅游景观还有孟门、明清码头、清代长城、人祖山等。


 壶口瀑布


 2017年9月18日,“歌唱黄河”合唱艺术周在壶口瀑布举办,吕桂明拍摄


 罕见的壶口“黑夜彩虹”,黑夜彩虹又叫月彩虹、黑虹,是在月光下出现的彩虹,由于月彩虹的出现需各种天气因素的影响,所以是罕见的自然现象。吕桂明拍摄


█ 受持续低温影响,黄河壶口段日前迎来今年最大凌汛。2016年1月27日起,壶口瀑布被流凌、冰块全部覆盖,封河长度超过十公里,大量流凌浮冰把壶口瀑布十里龙槽覆盖得严严实实,往日奔腾咆哮的壶口瀑布也不见了踪影。吕桂明拍摄


 通常认为,中国长城下限是明代,但壶口黄河沿线却有一道百余里的石墙,为清末同治年间为防御西捻军而建,其功能和形制基本符合长城的定义,因此这段石墙也被称为清长城


黄河地标:龙门(河津市)

 

龙门又称禹门口,两个名字都大气磅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意义却不尽相同。前者将中华文化中最神秘霸气的图腾崇拜与黄河联系在一起,虽然龙是 帝王之象征,至少还相对含蓄,形象上与黄河相关。后者则干脆明明白白以帝王之名命名,分明是要超越自然力,表现出人的意志。我更喜欢龙门这个名字。黄河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又在晋陕峡谷中盘桓腾跃,恰若一条巨龙受困多时,到了这里,早就急不可耐跃跃欲试破门而出。因而,龙门,分明就是龙腾之门,龙跃之门。(韩振远文)


█ 航拍黄河龙门,摄影:王俊杰



█ 从山西一侧俯瞰龙门,可以看到铁路、公路、钢索三桥并立


█ 从山西一侧回望龙门的铁路桥


█ 禹门口黄河流凌,郝永宏拍摄




█ 1907年9月22日,法国汉学家沙畹一行来到黄河边的龙门,第二天,他们在这里结束了对陕西的考察,进入黄河对岸的山西。

沙畹镜头下的龙门,真实的记录下了黄河对岸山西一侧当年殿宇辉煌的盛况,为毁于战乱的龙门建筑群留下了历史的记忆。


█ 民国年间,一批年青人骑自行车在龙门大禹庙前留影


█ 上世纪三十年代,从山西一侧拍摄的山陕龙门全图


13、秋风楼与后土祠(运城市万荣县)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这首慷慨悲凉的辞,正是著名的汉武帝所作的《秋风辞》。

写这首辞的时候,汉武帝正在今天的万荣境内祭祀后土。汉武帝当时所到之处现今留有一处古建筑群,这就是后土祠。

秋风楼,是后土祠内的压轴之作,也是闻名遐迩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楼位于后土祠正殿后,因楼上藏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

秋风楼高32.6米,主体为三层楼, 全楼斗拱密布,造型美观大方,楼身比例适度,檐下斗拱简洁,结构精美古朴,形制壮丽劲秀。


█ 秋风楼全貌


█ 矗立在黄河边的秋风楼,假深沉拍摄


14、蒲州古城(永济市蒲州镇)


蒲州在历史上有过很多名字,比如雍州、泰州、河中府……蒲州的建置和名称,最早出现在北周时代,来源于“舜都蒲坂”的传说。

盛唐时代,蒲州号称当时的“六大雄城”之一,是唐王朝五都之一的中都,重要的交通咽喉。

自北周建置,蒲州在此后的岁月里,几经兴废,或升为府,或降为州,最终在1912年裁撤。后来山西修建贯通全省南北的大动脉时,终点为风陵渡的铁路命名为同蒲线。

现存的蒲州古城建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当年可谓盛极一时,并不比盛唐时代逊色多少,“手把鼓楼往南看,二十四家翰林院,对门三阁老,一巷九尚书,大大小小州县官,三斗六升菜籽多”,从这个流传至今的民谣便可遥想当年风采。


█ 1914年的蒲州城,迈耶拍摄


█ 蒲州的黄河边,迈耶拍摄



█ 1914年的蒲州鼓楼,迈耶拍摄


█ 《北支》1943年6月号上的一张图片,注释为蒲州


蒲州城外的麦田,图中的高大建筑是蒲州鼓楼,刊登于《北支》1943年6月号



█ 在蒲州遗址出土的唐代夯土城墙


█ 蒲州古城的文保碑,更象是一座纪念碑,无言地祭奠着逝去的盛唐气象,若愚拍摄


█ 蒲州古城东门,法于阴阳拍摄



█ 蒲州古城西门瓮城,若愚拍摄


15、蒲津渡黄河大铁牛(永济市蒲州镇)

 

蒲州城外的蒲津渡历来是重要渡口,开元十二年,唐玄宗下诏由兵部尚书张说主持修建新的蒲津浮桥,倾唐王朝之国力在渡口两侧各铸四头铁牛做为固定锚地,用铁链串连船只连成浮桥。蒲津浮桥的架设使用前后待续了1900余年,从开元十二年开始修建到金末元初毁于战火,由铁牛固定浮桥的历史长达500年。浮桥被毁后,铁牛依然静卧于黄河岸边,因为铸于开元年间,而被称为“开元铁牛”

1989年,黄河东岸的四尊铁牛以及所属的铁人、铁山、铁柱先后被发掘出土,成为珍贵的国宝级文物。

蒲州附近的历史人文景观还有普救寺、莺莺塔、万固寺等。



█ 蒲州渡口,三川沉石拍摄



█ 蒲津渡遗址



█ 唐代铁牛与明代堤坝出土时的照片



█ 开元铁牛,若愚拍摄。起固定作用的铁牛每尊重达八万斤左右,连同牵牛的铁人、固定船只的铁柱以及铁山、绞盘等物,耗用的生铁相当于全国年产铁量的百分之八十。每头铁牛边上均铸有一名牵牛铁人,形态、表情各异,极为生动,据说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民族。


16、鹳雀楼(永济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个五言绝句,使得蒲州黄河边的鹳雀楼跻身于中国四大名楼,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齐名。

颧雀楼又名鹳鹊楼,鹳指鹳雀,鹊即是喜鹊,因为这两种鸟栖息于楼上,鹳鹊楼因此而得名。鹳雀楼始建于南北朝,由北周蒲州守将宇文护修建,当时鹳雀楼矗立于黄河岸边的沙洲之上,前瞻中条,下瞰大河,气势雄伟,风景秀丽,成为一方名胜。

鹳雀楼毁于元初战火,再加上黄河变迁,楼景俱失。诗以楼作,楼因诗名,《登鹳雀楼》所寓含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鹳雀楼富含的文化底蕴使得它的复建工程备受瞩目,复建的鹳雀楼座落在近十米高的台基上,外形为四檐三层的仿唐风格,内部共九层,总高近74米。



█ 鹳雀楼上的王之涣雕像


黄河地标:风陵渡


风陵渡是山西西南端最重要的交通结点,在这个黄河大拐弯的地方,它曾是渡口、同蒲铁路的终点,连通秦晋之好的公路大桥也这从这里飞越黄河。

风陵渡的名字来源于古老的传说:黄帝贤相风后在这里发明指南针战败了蚩尤,风后死后,黄帝把他埋葬于此,谓之风陵,这个“鸡鸣一声听三省”的渡口后来也就被称为风陵渡。


█ 风后陵


█ 风陵古渡


█ 风陵渡站,曾是同蒲铁路的终点


█ 风陵渡黄河大桥


█ 俯瞰风陵渡


17、大禹渡(运城市芮城县)

 

大禹渡,位于芮城县东南的黄河边,传说大禹在这里受神灵点化悟得疏而导之的治水良策,率领治水大军乘舟出发,因而称之为大禹渡。

大禹渡电灌站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1974年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十大成就”。

大禹渡早在1986年就开辟了国内首条黄河游黄金线路,现为黄河风景游览区,是一处集黄河文化、大禹文化、佛教文化、水利文化为一体的景点。

大禹渡周边的主要景点还有永乐宫和广仁王庙等。



█ 大禹渡大禹像


█ 大禹渡禹王庙


█ 大禹渡黄河


█ 大禹渡电灌站


█ 黄河滩上的气垫船


█ 1982年拍摄的山西首部彩色故事片《神行太保》中,多次出现大禹渡的场景


18、平陆圣天湖(运城市平陆县陌南镇)


圣天湖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处的山西省芮城县陌南镇,东临黄河,北倚中条,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修心养生为一体的旅游圣地。

景区集江南水色与黄土高原风光为一体,夏日湖中荷花争艳,荡舟湖中,不是洪湖,胜似洪湖;冬季上万只白天鹅迁移到此,尽展雍容气质,把湖面装扮得生趣盎然。“夏赏荷花,冬观天鹅”已成为圣天湖的独特风景。

其他娱乐项目丰富,如滑雪、滑水、滑沙、滑草,高空索道、水上飞机、湖中游艇、沙地摩托、休闲垂钓、竞技垂钓、汽车露营地等。



19、平陆三湾大天鹅景区(运城市平陆县)

 

平陆县三湾大天鹅景区,也称平陆天鹅湖,位于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属于三门峡黄河库区。当地植被丰富,气候温和,近年来,随着平陆黄河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每年从西伯利亚到此越冬的大天鹅数量已经超过一万只。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鹅成群结队从繁殖地陆续迁徙到三门峡越冬。12月队伍扩容加快。12月下旬到次年2月,黄河库区冰封之时,大天鹅则集中分布到平陆三湾湿地的三湾大天鹅景区内。


█ 平陆黄河湿地


█ 每天冬季,来三湾大天鹅景区观赏拍摄天鹅的游客、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


20、垣曲小浪底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小浪底水库位于穿越中条山、王屋山的晋豫黄河峡谷中,库区全长130公里,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小浪底大坝截流后,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等20多个风景点及雄伟的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使得小浪底水库同时成为由山水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组成的大型旅游区。游客们对壮美秀丽的景色赞叹不已,将小浪底誉为“小千岛湖”,认为小浪底集三峡之险与漓江之秀于一体,必将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游览小浪底,可以由山西、河南两侧进入景区。小浪底库区总面积278平方公里,涉及山西的垣曲、夏县、平陆三个县,其中,垣曲县正位于水库回水区中段,水域面积占到库区总面积的60%。游客可由垣曲县古城镇乘船进入库区,饱览大好河山。



附:山西沿黄公路

 

山西省沿黄扶贫旅游公路,规划里程1295公里,穿越4市19个贫困县、66个乡镇、254个建制村及30多个旅游景点。

  沿黄扶贫旅游公路起点位于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终点位于运城市垣曲县王茅镇寨里村。沿黄扶贫旅游公路不仅打通了沿线4市19个县的交通屏障,解决了当地农民出行难问题,还能迅速带动沿线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快速通道;而且将成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以上,就是太原道为大家梳理的20处山西沿黄主要景点。山西现在有意重点打造以“黄河、长城、太行”为支撑的三大旅游板块,长城做为历经沧桑伤痕累累的人工建筑,保护与接待都还没有做好准备,相比而言,黄河版块的景点大多已经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培育,加上沿黄公路的建设,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兴趣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去游览这些黄河流过的地方吧!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你为什么要朝台?

走遍山西 | 湘峪古城,民间军事防御工程的巅峰之作

走遍山西 | 穿行沁河古村落群,解读三百年科举传奇

走遍山西 | 徜佯西湾村

走遍山西 | 碛口李家山,落在黄土高坡上的凤凰

走遍山西 | 一个人的碛口

走遍山西 | 砥洎城,坩锅小城故事多

走遍山西 | 古村郭峪,大清相国陈廷敬的老狮院

走遍山西 | 皇城相府,大清相国陈廷敬的午亭山村

走遍山西 | 客舍平遥,梦里不知身是客

走遍山西 | 在蒲津渡和蒲州古城感受盛唐气象

走遍山西:广胜寺,宗教与艺术最完美的结合

走遍山西:永乐宫,凝固在墙上的辉煌

走遍山西:太行八陉,横穿天下之脊

走遍山西:京畿藩屏娘子关,穿行在井陉的前尘往事

太行八陉:俯仰沧桑已陈迹

巍巍太行走八陉,纵览天下之脊的壮美与峻伟

只为途中与你相遇——五台山徒步大朝台攻略

从太行八陉横穿天下之脊——马圪当红豆杉大峡谷攻略

寻觅太行深处的世外桃源——抱犊沟徒步旅游攻略

寻找华北最后的“辛纳”——历山舜王坪、东峡徒步旅游攻略

花坡到二郎神沟——太岳山徒步穿越全攻略

走进沁河才子之乡,解读三百年科举传奇——沁河古堡群考察攻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